轉貼2011/07/26金門日報: 根本博曾到湖南高地              作者謝輝煌

 

前(98)年秋天,為寫作<烏啼江楓,愁眠寒山>一文,到國圖查得日本人謙田·正、和米山·寅太郎,於昭和五十五年﹙一九八○年﹚合編的《漢詩名句辭典》。驚見他們在注釋張繼〈楓橋夜泊〉詩中的「烏啼」時,有「有人說烏啼也是山名」一句。但因他們沒注出確切的來源,又沒表示任何意見,所以,我就認為可以把他們判為是「假傳聖旨」的「炒手」了。

 

事有湊巧,在寫作<烏>文的期間,適逢「古寧頭大捷」六十週年前夕。得悉國防部、退輔會、金防部暨金門縣政府等單位,要在金門舉辦一連串紀念活動。九月四日,中國時報駐金門記者李金生先生,在該報A12版做了半版的報導。頭條橫式大標題是:「古寧頭戰役補遺 日作家來尋人」。左面邊欄的標題是:「根本博幕後獻策,一場勝仗保台日」。此外,還有一幅蔣介石和根本博在某處看什麼且看得笑容可掬的照片。綜合該項專題報導的主要內容,是說日本集英社總編輯高田功,及當年曾是根本博中將的秘書吉村大佐的後代,懇求李炷烽縣長協助尋找根本博等人遺落在金門的雪泥鴻爪。而故事的大概是:民國三十三年,曾任日軍北支那(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兼蒙軍司令官的根本博中將,於民國三十八年,當蔣介石正處於「危急存亡之秋」時,因感念蔣介石「以德報怨」的寬大胸懷,和吉村大佐等六位日本軍官潛來上海(邊欄一說是「應蔣介石之邀」),化名「林保源」,名義上是「作戰參謀」,仍佩戴陸軍中將階,協助湯恩伯將軍抵抗共軍。後來又隨湯將軍退至福州、廈門,再至金門,參加了「古寧頭戰役」。同時,曾建議湯將軍「讓共軍登陸,再利用美援的空軍炸毀共軍船隻,並誘敵深入,開一缺口,讓流竄的共軍直撲金門北海岸,再於灘頭全部殲滅之(即採「口袋戰術」消滅登陸的共軍)。」(大意)。同年十月廿四日,中國時報又有李金生先生的專題,而且刊出了根本博中將的正面半身照片。(另,《金門日報》也有報導。)

 

湖南高地的精神堡壘.建於民國75年..

 

 

上述新聞見報後,我就一直在注意它的後續發展。但是,一星期一星期的過去了,一點後續消息也沒有,國防部的史政單位也沒有回應,這就不得不使我興起「合理的懷疑」了。

 

的確,這個突如其來的「專題報導」,不由得我不聯想到日本人在<楓橋夜泊>一詩上所作的種種附會和無中生有的怪事,以及有韓國人說「孔夫子是韓國人」的那種謬說。因而,我就有個直覺的反應,認為根本博的事又是日本人在搞巧取歷史解釋權的「花樣」(報導中提到「國民黨軍隊因內部派系傾軋,湯恩伯的戰功遭到抹殺」一節)。因為,我們「怒潮學校」師生兩千多人,是在「古寧頭大捷」一週年前夕就遷校金門水頭的。同時,我在部隊裡也服務了二十五年多,且曾前後三次戍守過金門,接觸過很多曾參與「古寧頭戰役」的長官和士兵(我初下部隊就在十四師),卻從未聽過有日本人幫我們打贏古寧頭一戰的故實或傳說。雖然如此,我還是要尋「根」究柢一番。所以,我就把王平的《八年抗戰》找出來,果然在第四十九節「我國受降及遣俘」中找到了第十受降區,有「孫連仲為平津地區受降主官,日軍投降部隊為(略),(分別)集中北平保定、石家莊,日軍投降代表為華北方面軍(司令官)根本博,辦理投降地點在北平。」的記載。至此,已初步證實了確有「根本博」其人。

 

「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慶過後不久,老戰友陳長慶兄寄來一本《古寧頭戰役-參戰官兵口述歷史》,在閱讀到「國軍重要將領簡介」一節時,發現在胡璉和李良榮兩位司令官的照片之後,就是「聯合勤務第一分區中將司令繆啟賢」的照片,定睛一看,嚇了一跳,因為照片上的繆將軍,跟中國時報所刊出的根本博的相貌幾乎一樣,下意識的以為是「有心做假」,故意把根本博做成一個「中將司令」的空缺,並改名換姓地把「根本博」變成「繆啟賢」,以免有「長他人志氣」之嫌。但經過再三比對,兩張照片所呈現的形貌及流露出來的神韻還是有很大的差異。同時繼而一想,這是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編的「史」冊,在「口述歷史」方面,或許難以仔細考證而放過一馬,但當時參戰的「重要將領」應是有「案」可查的,決不可能有「以假亂真」或「冒名頂替」的情事。因此,根本博參與「古寧頭戰役」的證據便隨之「歸零」。

 

因為腦門內有個「根本博」的「結」,讀起書來就對那個「根」字特別注意。巧的是,有天從街上買了本張玉法先生的《中華民國史稿》(聯經版)回來,隨興翻了翻,意外地在二百五十八頁上看到了一個引述:「(為和平解決華北門題)黃郛曾於(一九三三年)四月十九日、五月七日、五月十二日、五月十四日等日,在上海與日本武官根本博會談。」這段引述雖與「古寧頭戰役」無關,倒也使我對「根本博」不再「寡聞」了。

 

半個月前,文壇上又「轟」起了一幕「大」戲,李敖出版了一本《大江大海騙了你》,有位詩友看了報上的新聞後,立即來電要借閱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看來,這幕「大」戲不但有「玩童戲花枝」的熱鬧,可能還有李敖把龍應台殺得「花謝花飛飛滿天」的淒慘場面。所以,我又湊個熱鬧,不惜斥下三百一十元的「巨」資,買了一本《大江大海騙了你》。雖然,它「騙了我」三百一十塊錢,卻也在它的肚子裡看到了作者引述《雷震日記》中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二日的一個記載:「晚間,日人根本博及吉川大佐來會,談甚久。根本為華北派遣軍總司令,吉川為參謀人才,兩者均在中國多年,根本可說簡單的中國語(話)。兩者均計畫守廈門工作,吉川曾至金門島親往視察,並擬防守計畫。彼等一共來台七人,除彼等二人外,尚有一通譯及一飛機師、一高射砲手與其他日(二)人。」
無獨有偶,同書三一三頁,又見作者引周宏濤〈蔣公與我〉中一個片斷:「(一九四九年)四月十七月上午,蔣公在溪口接見了駐日代表團團長朱世明,朱世明辭出後告訴我,蔣公除了指示洽聘用日本教官事宜外,也談到……。」

 

湖南高地第十八軍前進指揮所...

 

 

上面這兩個資料,不僅證實了確有根本博及他的助手分別到了金、廈一事,而且,根本博一行可能是應蔣公之聘請,來華協助湯恩伯死守金、廈的。後來,台北石牌有個「將官班」,其中有個習稱「白團」的教官組,也應是在那個時候計畫成立的。這也可以證實,蔣介石有「以敵為師」的美德。再打個岔,蔣介石對日本一些有成就的將領是情有獨鍾的,如民國五十六、七年時(?),有一部《虎!虎!虎!》的電影,描寫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在旗艦上草擬奇襲珍珠港的作戰計畫,並要求他的參謀們對其作戰構想,「只許找缺點,不准說優點」的故事。蔣介石便把該部影片列為三軍所有軍官團的教育影片,就是顯例。不過,《雷震日記》中所說的「吉川」應是「吉村」的音誤。又,「飛機師」和「高射砲手」,應是退休的空軍和砲兵的軍官。另外兩人也可能是什麼「專家」,不會是泛泛之輩。

 

不過,《雷震日記》及周宏濤〈蔣公與我〉所記各節,並無法證明根本博曾親至金門參與「古寧頭戰役」。

 

關於更進一步的文獻方面,當時參戰及到過金門戰地的重要將領如蔣經國、陳誠、羅卓英、湯恩伯、胡璉、李良榮、沈向奎、高魁元、楊伯濤……等將軍(柯遠芬將軍在台灣新竹主持「怒潮學校」)的著述,手邊也只有胡漣將軍的《金門憶舊》和《泛述古寧頭之戰》。這兩個文獻,我至少看過二十遍,印象裡,書中好像沒提到過「根本博」。但我此刻已完全失去自信,便把《泛述古寧頭之戰》找來重讀。或許是「根本博顯靈」的緣故吧?竟在該書第五章第一節讀到如下的的記述:「(廿六日)十時到達(水頭「得月樓」湯總部指揮所),午餐在棹,我立即電話正在前線指揮作戰之高魁元軍長,詢問目前狀況……車到即行,不二十分鐘已到『湖南高地』……。黃昏入幕,各團合圍,殘匪遁入古寧頭村內。此際我始回顧,但見二十二兵團司令官李良榮將軍、二十五軍軍長沈向奎將軍、湯恩伯將軍的『日本籍顧問根本博』等,都在此處。」(這個資料,王禹廷在《胡璉評傳‧戍守金門迭奏膚功‧古寧頭大捷的綜論》裡也曾引述。)至此,我不禁眼睛一亮,如叫花子突然撿到了一錠黃金。另一方面,我又狠責自己以前看書,有眼無珠,明明書中有個「根本博」,卻沒有看到。以致在寫作<烏>文時,做了個錯誤的「合理的懷疑」,真對不起日本集英社總編輯高田功,及《古寧頭戰役的無名英雄-根本博中將的生涯》(預定書名)的作者門田隆將等一行到金門尋「根」的先生,特致歉意。

 

有了上述的「新發現」,就可以斬釘截鐵地說:「根本博先生在『古寧頭戰役』中,不但可能曾協助湯恩伯將軍策畫防守金門的計畫作為,且見到了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羅卓英將軍,以及胡璉等參戰將領。不但曾隨湯將軍登上『得月樓』,還曾隨羅卓英將軍等的步伐,登上湖南高地一同觀兵。」這是值得金門的文史及旅遊觀光等工作者留意的「史」事。

 

至於根本博對「古寧頭戰役」的「貢獻」究竟有多大?以及他的「貢獻」是否會隨著湯恩伯的戰功遭到抹殺而淹沒在歷史的大洪流中?也就只好讓歷史老人來去慢慢的回答了。

 

http://www.kmdn.gov.tw/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198338&PageType=0&Language=0&CategoryID=12&DepartmentID=&Keyword=

 

.............................................................................................................................................

 

據石覺先生訪問記錄: 大陸撤守後.日本顧問來台授課.被稱為''地下大學''.日本教官對戰史.戰術有獨到有系統的研究.第二次大戰結束.它們就整理出戰史了..它們授課的範圍包括兵役制度.後勤制度.戰術.戰略.戰史.情報等等..我負責舟山防衛時.湯先生介紹根本博與我認識.根本博曾任日本駐華北駐屯軍司令官.來舟山擔任我的防衛顧問..不過他對舟山防衛並無具體意見.但對二戰期間美日間戰役寮若指掌.其後我在圓山受訓.日籍教官白鴻亮講授戰史.十分精采!它是由岡村寧次介紹來台..

 

實踐學社是老蔣在台北石牌成立的軍事訓練機構的代號.當時請了一百位日本教官來教我們的將領如何去固守台灣和反攻大陸.日本陸軍大學十大名教官.我們請到了兩位.一位是總教官白鴻亮.一位是范健.他們來都取中國名字.. 當時.美國援助我們的祇是訓練兵器.美國的戰術我們不能學.他們是富者之戰.我們國家窮.不能學富者的打法.我們没有本錢拼命去丢砲彈.祇能偷偷摸摸利用夜黑風高.打雨打雷..對方不注意時去攻擊..所以.老蔣看出來.以我們國家的力量不能用美國的戰術.祇有靠東方的戰術.所以請日本教官來.成立實踐學社..

 

劉安祺訪談紀錄中:'' 地下大學''的本名為''實踐學社''.是老先生辦的..他請來一批抗戰時的日本將校.為我們講授高級戰術.講得確實不錯..當時我們路.海.空總共25人一起上課.主任教官室白鴻亮(化名).他帶著二.三十位日本教官在那兒主持.對軍事學術的提昇頗有貢獻!

 

延伸閱讀胡璉將軍泛述古寧頭大戰

 

 


arrow
arrow

    安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