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貼金門日報:2012/2/16  作者洪春柳


1960-1971年,八二三砲戰後,十一年間,金門有十六間戲院如雨後春筍般集中落成。看電影,成為十多萬軍民在戰地生活裡苦中作樂的出口,並帶動金門的演藝空間由露天廣場走入室內戲院。但80年代後,隨著電視的普及、駐軍的收編等因素,金門的戲院一間間地歇業。2005年,連最後一家的僑聲戲院也吹起了熄燈號。


戰地時期,金門軍備第一,軍士優先,十六間戲院的興建,重點當然不是為民,其主要功能在提供軍士的休閒娛樂。但金門民眾因軍人而沾邊受惠,在60-70年代裡,充滿了看電影的歡樂記憶。
為深入瞭解60-70年代金門的演藝空間,我全面尋訪金門舊戲院。


金城鎮的戲院有四間,依落成年代分別為:金門戲院、金城戲院、金聲戲院、育樂中心。落成於1951年的金門戲院,號稱金門第一座大禮堂,即今金門高中中正堂,近年剛完成古蹟新修。當年由蔣經國和胡璉剪綵揭幕,顧正秋劇團參與盛事。1960-1963年,金門戲院只經營短短三年,即撥給學校作為禮堂。那時掌風式港片武俠當道,小孩子愛看武俠片又沒錢買票,常常央求阿兵哥挾帶他們入場。



1963年建於民生路的金城戲院,建築物已拆,改建為民生大樓,現由金門信用合作社經管使用。60年代初港片黃梅調當道,為了買票、看戲,軍民都要大排長龍。尢其假日,官兵擁擠的人潮,熱鬧滾滾,帶動了北門商圈的形成。當時的國小、國中禁止非假日看電影,但學生還是愛偷看,故戲院內外也經常演出老師和學生官兵抓小偷的戲外戲。


1965年建於民權路的金聲戲院,建築物已拆,土地擱著,多年來一直未重建。60年代中期中影的壯士愛國片、瓊瑤愛情片當道,金聲戲院門外一系列的電影廣告繽紛多彩,令人目不暇給,總覺得每一部片子都不可錯過。



1971年建於民權路的金門育樂中心,建築物完整,它本來就是黨產,目前為金門縣國民黨黨部。70年代,育樂中心經常西片、國片輪番上演,有時還上場洋片,下場國片,一張票可以連看兩場,片源豐富,但70年代金門的戲院黃金期已由高峰處漸走下坡。
金寧鄉的戲院有二間,依落成年代分別為金西戲院、藍天戲院。


1960建於頂堡的金西戲院,建築物今仍完整。戲院旁有介壽台,戲院前廣場一片,尚可想見當年大批軍士集合操練、看戲的盛況。


1964年建於尚義機場藍天戲院,建築物今仍完整。戲院外牆的草綠迷彩壁飾保留完好,很有野戰戲院的味道。


烈嶼鄉只有一間國光戲院。1962年建於小金門東林的國光戲院,建築物今仍完整。作為烈嶼鄉唯一的戲院,故大大小小的勞軍團體來到烈嶼,必來國光戲院,凌波的黃梅調,鄧麗君的電視歌曲都曾在此繞樑過。



金沙鎮的戲院亦有二間,依落成年代分別為金東戲院、金沙戲院。
1960年建於陽翟的金東戲院,建築物今仍完整。「金東電影院」幾個大字,還是大書法家于右任所題。雖第一次尋訪,但一入村口即輕易找著了。



1964年建於沙美新街的金沙戲院,建築物今仍完整。戲院前商店林立,沙美新街緊鄰舊街菜市場,是市井百姓平日的生活空間,故駐軍雖撤走,戲院前仍人來人往,也因此,地方人士一直有著金沙戲院散置空間再利用的議題出現。


金湖鎮座落於料羅灣畔、太武山下,戰地時期為駐軍重地,故戲院有七間之多。依落成年代分別為:武威戲院、海光戲院、南雄戲院、山外戲院、擎天廳、山外中正堂、僑聲戲院。


1960年建於小徑的武威戲院,建築物今仍完整。第一次尋訪,循著皆閉戶的小徑商街,深入街尾即輕易找著。戲院門前堆放重物,顯得凌亂。但牆面上「放映時間」、「創建始末」的字跡還保留著,有點歷史的滄桑感。



1960年建於料羅的海光戲院,建築物已拆。同樣以商街為方向,沿街尋訪,因為商街和戲院常常相賴為生。料羅商街冷冷清清,皆閉戶,一如小徑商街。問一當地老人,他說料羅戲院在今媽祖廟附近,但已拆。來到媽祖廟旁,果然不見任何戲院舊物,只見老人社區活動中心的建築物蓋得比廟還龐大。


1960年建於下莊的南雄戲院,建築物今仍完整,但藏於下莊商街外,不易找著。問了人,歐巴桑說:「左轉,高職後面。」摩托車過去,一片樹林,軍營藏在叢林中,沒有明顯的戲院建築物。倒是發現,原來這曲徑通太湖。再倒車回轉,從樹林縫隙中,隱隱約約看到建築物上「南雄育樂」幾個大字,猜想這就是傳說中的軍營戲院吧!故拍下「南雄」兩字為證。


1962年建於山外村的山外戲院,建築物已拆。問山外村村民,戲院在那兒?都指向山外車站那頭,意指「中正堂」,事實上不是,但也表示一般山外居民已不知道曾有山外戲院的存在。原址恐怕也已不存。後來求證於山外村陳自強老師,他說聽老村民言,山外戲院已改建成民宅了。


1964年開鑿太武山巨岩而成的擎天廳,號稱金門最大的岩洞禮堂,近年剛完成新修。當年落成,由俞大維夫婦剪綵揭幕,李翰祥、江青帶著《七仙女》影片首映。60年代後的勞軍演藝,常以擎天廳戲院為首場或壓軸末場的演出地點。一流的軍旅演藝盡在擎天廳表演,高官名將雲集,但民眾要上擎天廳看戲還得有特殊管道,因此它一直是最具神秘色彩的山中傳奇戲院。目前到擎天廳參訪還需事先登記。


1967年建於新市里的山外中正堂,建築物已拆。印象中,山外中正堂就在公車站和山外溪之間,但車子繞了兩圈,就是找不著,只見新興的菜市場喧嘩著,問市場賣魚的歐巴桑,她指指地上,「中正堂就是這裡!」原來中正堂已改建成新市場。



1967年建於新市里的僑聲戲院,建築物今仍完整。70年代,它是金門最豪華、最早有冷氣設備的戲院,影片檔期幾乎和臺北同步,因此放假的阿兵哥可以在戲院裡由早場消磨到晚場,金門的的情侶約會也常以「到僑聲看電影」為首選。僑聲的人潮,帶動新市里的商圈。但2005年,僑聲不敵營運的虧損,終於成為最晚吹熄燈號的金門戲院。今日的僑聱戲院,騎樓人潮不再,只見堆滿凌亂的娃娃機、飲料機。



以戲院為主題,全島走透透。金城鎮、金寧鄉、烈嶼鄉、金沙鎮、金湖鎮,各鄉鎮同中有異。金寧鄉、烈嶼鄉同為鄉村,野綠怡人;金城鎮、金沙鎮、金湖鎮同為城鎮,街屋成市。不同的是金沙鎮有些舊破,金湖鎮有些新雜,還是金城鎮深具有不舊不新的儒雅感。也從這些鄉鎮的比較中,隱隱約約感受到「文化」的內涵是什麼?原來它是生活中一種耐人尋味的美感。


以戲院為主題,建議你也來一趟金門深度之旅,一則重溫60-70年代看電影的歡樂時光;二則溫故知新,在全面的尋訪中,你一定可以在「故」舊的十六間戲院裡,找到從未謀過面的「新」知。


............................................................................................................................................


這些戲院本人也都造訪過.這些遺跡見證金門駐軍歲月的繁華與落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安頭 的頭像
    安頭

    金門戰地史蹟論壇:記錄金門戰地戰史-見證金門戰地歷史

    安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