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2010/12/27金門日報新聞: 金城民防坑道列為暫定古蹟
金城民防坑道為金門民防工事代表作,具有歷史文化意義足以為時代表徵,面臨地上施建大樓開挖地基,恐影響坑道結構的安全性,金門縣古蹟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會昨日開會通過「暫列古蹟」,並由文化局積極完成指定古蹟之相關測量及公告,以進行維護。縣長李沃士指出,坑道為金門全民共同的資產,在公告為古蹟後,地主的權益也要顧及,採取相關補救措施,以求得兩全其美。
金城民防坑道上方有建商正施作10層樓建築,恐有破壞坑道之虞,金門縣古蹟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會召開審查委員會,由縣長兼主任委員李沃士主持,與會委員包括:李增財、李錫隆、邱上嘉、張崑振、閻亞寧、符宏仁、江柏煒、黃振良等人,經過現地勘察和討論後,一致認為金城民防坑道為實施戰地政務時期地下民防工事代表作,有必要指定為縣定古蹟。
縣長李沃士指出,金城城區地下坑道,是金門共同的歷史資產,列為暫定古蹟,而地區仍有許多坑道,也應預作準備,進行後續的整修,進一步尋找法源依據,給予法制化,以加強地區的重要歷史建築的妥善保存與維護。
李縣長也說,對於金城城區地下坑道,在公告為古蹟後,公家要做地上權的利用,或權利的移轉,地主的權益不能損失,應有相關補助措施,以維護土地所有人之相關權益.
金城城區地下坑道為實施戰地政務時期地下民防工事代表作,具有「歷史文化意義足以為時代表徵者」、「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具有建築上之意義有再利用價值及潛力」等登錄為歷史建築之理由,昨日在經召開會議決議後,金城民防指揮系統之地下坑道已是暫定古蹟。
與會委員一致認為,金城民防坑道是金城民防城區指揮系統的地方,是典型的坑道,有必要指定為古蹟,文化局在正式公告之前要完成測量與範圍的確認,儘速把範圍界定出來,以利公告作業,及土地有所人後續的建築設計與變更。
文化局指出,金城城區地下坑道位於金城鎮市區地下,委由陸軍292師、127師以鋼筋水泥構工,興建於民國六十七年三月,完成於六十八年六月,歷時一年三個月,全長2315公尺,總工程經費為16,117,464元,連接多處官方建築從金門高中、金門縣國民黨黨部(金門育樂中心)、金門縣政府、土地銀行、北嶽廟至金城車站(公車站)。部分坑道已坍塌如北嶽廟至清總兵署段,車站至金城鎮公所為一完整城防坑道。
二年前縣府斥資整修,並開放參訪,坑道中有待避處二十五處、防護鐵門二十五樘、進出突擊口二十二處、曲折射擊位置七處、淺水井一口、雙層機槍堡二處、發電機室一處等設施,構成集防衛、黨政、動員、經濟運作於一體的地下戰鬥網。
金城民防坑道於金城車站二樓新設入口坑道主題展示館,並以車站起至金門高中出口間的地下坑道及碉堡,設有主體坑道體驗區,包括:民防展示館、砲擊聲光體驗區、黨部作戰指揮中心、糧秣庫房區、砲擊體驗區、坑道構工展示區、金門精神音樂組曲播放區、出口服務區,彰顯民防自衛時期的歷史功蹟。
金門縣現有44處,金城民防坑道如經公告為縣定古蹟,將是全縣第45處古蹟,也是第1處坑道類古蹟。
昨日委員會議中也曾討論有關「金門縣私有歷史建築修復獎助辦法」修訂,委員認為條文不宜做大幅的更動,並希望獎助能與縣府、國家公園的辦法協調一致,而關於模範街整修,能朝向傳統建築整體性的保存方向來規劃整理。
記者莊煥寧/金城報導 : http://www.kmdn.gov.tw/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190306&PageType=0&Language=0&CategoryID=6&DepartmentID=&Keyword=
...............................................................................................................................................
金門民防坑道很多.軍事坑道更多..雖然我沒參觀過這條坑道..不過2000多公尺也算是蠻長的.樂見縣政府有保護的觀念!
不過將此列入古蹟?似乎有不妥。如此金門所有坑道應該都是古蹟了..金門還沒有一套保護戰地遺跡的辦法..真是有病亂投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