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以前東沙營區舊址..經過''活化''後的現況..似乎沒人管理
已改為東沙休閒園區..這是解說牌.旁邊還有小型停車場..
但是一往裡面走..似乎草比人高.
一些有整理重新粉刷過的營舍..
現在整個營區都有步道.是以花崗石鋪的.這是其中一段..
壕溝遺跡還在..
這是啥阿..很多老營區都有這種建築..
一些未整理的營舍..
這種步道.夏天要有人整理否則將長滿草..這種原本往下挖的通道.是當時營區常見的所謂''掩體道路'' .因為當時還有砲擊..方便人員掩蔽之用..
武德之聲..這是這一區最顯著的的東西..
其他一些老營舍..也是半掩體式的..這是5-60年代金門營區建築的特色..上面還有覆土.當然是預防砲擊提告抗炸性所加的防禦措施..
一些更是隱藏在雜草中..不像是有整理過..夏天要造訪營區.真是要有耐心才行.這種有整理的尚且如此.沒整理的可能寸步難行!!
往下可以走到東沙村..這像是有人走過嗎?土士步道流失甚多..
靠東沙村這邊的解說牌頂部已脫落.不知驗收了沒? 這種公家錢真好賺..連花崗岩步道也整個移位.只是金城鎮公所怎沒看見?
我想營區活化最重要是整理以維護.不需如此花大錢而又沒效益.應該配合地方請地方管理.這樣才能結合地方村落的力量.不致又如此慘境!!花錢不維護.還不如不整理..
花1300萬東沙營區美化鎮長實勘: http://www.kmdn.gov.tw/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173561&PageType=1&Language=0&CategoryID=6&DepartmentID=&Keyword=%e6%9d%b1%e6%b2%99%e7%87%9f%e5%8d%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