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門地區開鑿小艇坑道,始於民國五十二年七月,其地點選於金門半島西南之塔山,由步兵第二十六師主其事,其目的在開闢一小水陸碼頭,以利於運輸小艇之掩蔽。隨工程之進展,益感此項措施對今後作戰任務逐行,價值極大乃於是年春秋籌劃,再於金門本島之漁村、大帽山、及小金門之九宮碼頭附近,各開鑿一處。計畫容量為117艘小艇。嗣奉先總統蔣中正指示再行擴建,增加容量至167艘。此乃國軍在金門發展戰備工程之新猷。蓋其設計介於兩棲之間,與潮汐發生直接影響,故於施工前,曾由海軍總部派技術人員來金,就各現場海岸水文狀況實施勘測,並設計坑道自動啟閉之閘門。對航道之海底狀況,則於五十三年元月,由海軍水中爆破人員實施潛水偵察作業。該工程時限迫促,施工部隊咸以二十四小時制之作業編組兼夜工作。為配合潮汐狀況,甚至動員數千人,以行清除爆石作業。綜觀是項工程,動用人力達八十一萬餘人,除石量多達廿二萬立方公尺,其艱鉅程度,概可想而見。

[國軍工兵發展史略]一書記載!

位於金門西南海岸之大帽山.設有進出口3處.原計畫容納小艇38艘. 此坑道寬11公尺高7公尺長480公尺..由陸軍第58師以工兵兩連步兵4連.於民國52年12月14日興工開鑿.53年10月完成..

嗣增鑿坑道300公尺.由陸軍第26師及58師.分以步.工兵各兩連.分段同時施工..中途因58師輪調返台.改由接防之93師繼續施工.至民國54年竣工..坑道全長780公尺.可容納小艇68艘停泊..

該工程動用人力36萬餘人日.耗資新台幣1千1百13萬餘元..

施工期間:第58師師長王統佐.第26師師長張華庭.第93師師長張道一.督導殊多貢獻! 

 

這個小艇坑道..與翟山坑道相距不遠..應該是同一時期開鑿..一樣都是在花崗石岩盤下開鑿而成..工程之艱辛..現在人絕對無法想像..估計是民國50年初左右開挖..跟翟山.塔山(金鯨坑道).四維坑道(九宮坑道)同一時期..

 

 

這種小艇坑道是陸軍開挖的..原是海軍小艇隊負責管理..後轉交陸軍..翟山坑道則又移交金門國家公園....



當年固守坑道的崗哨與出入口之一...

 

 

這是坑道口之一..

 

 



出口既是大海..背對大陸面相台灣..方便運補!!

 

 

 

 

據軍友表示這是..不同於翟山坑道''A''字型..這個坑道是''H''字型坑道..

 

 

jx.chen: http://tw.myblog.yahoo.com/jw!zpk60hyHFhZ5UyxDT74dUw--/article?mid=217&prev=230&next=-1

 

 

 

 

主坑道旁有另一坑道到另一側出口...坑口頂端都留有滑輪跟吊鉤..這應該是以前門的開關..

 

 

 

 

機具還在..表示這裡曾經也有作業過..

 

 

這個機器是開關水閘門用的..門開啟的方式是類似LCM上下的方式開關..打開就是往前放下.收起就用鋼索拉起來..現在鐵閘門也不見了..

 

 

 

 

未開放的原始坑道..只能讚嘆工程之浩大..只是淤沙好像也很嚴重...

 

 

 

 

岩壁上的痕跡是漲潮淹水線..利用漲潮才能駛入運補..石頭應該是後來才加的..

 

 



海水正在退潮..可以走過另一側坑口..出口處一樣是衛兵崗哨..

 

 

出海處..

 

 

 

 

這是另一邊的坑口..一樣是挖空山腹..

 

 

 

 

這是花崗石下人工打造的水道..一座可由陸地通往海面的地下坑道..

 

 

 

 

還留有''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標語...

 

 

 

 

看完以後..只有崇敬之意...

 

 

 

 

近來金門縣政府一直要爭取''流星計畫''.將翟山坑道跟烈嶼九宮坑道連為一氣..以體驗當年運補之艱辛!!

 

 

所謂的''流星計畫''...當年是這樣的:

 

 

為了能在共軍猛烈砲火下.有效對大二膽等金門離島進行物資運補..當時由成功隊利用登入艇或小艇以拖帶方式.對各小島實施運補..但是各島灘岸地形不同..不利船隻停泊.加以風浪猛烈..在敵人砲火下運補更是困難...

 

 

聯勤總司令部基於如此.乃設計''流星計畫''..以汽油桶裝載補給物資.並以鐵蓋封口.裝配扣環.每15只汽油桶用繩串成一串..並繫上鐵錨.每串載配物資約2噸半..運捕時以運補船載至敵火射程外.將成串汽油桶卸載由小艇運送至岸邊..推入海中並立既駛離..成串汽油桶因具備鐵錨.故可繫留於岸際..待砲火較平靜時.由岸上人員將汽油桶拉上岸.此種運補方式..經對金門附近島嶼試用後.證實頗為有效..故名為流星計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安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