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海邊小據點.建於民國六十四年.依據地形而立.相當峻險..名為仁義金剛堡.由當時駐軍虎軍部隊所建..



在一片岩石地形下.開闢射口.運用自然地形.偽裝及防禦..


 


安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一個小碉堡.過壕溝一段橋就到了.以前怎沒注意到..


名為復良堡.不知其意義為何?..



安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轉貼2012/10/28金門日報網站副刊文學: 不可逆轉的一頁──寫在「憶往情深」出版之前        作者林怡種



歷史不能重演,幸好,人的腦海記憶影像,可以倒帶重播。


幾年前,有一次名作家黃春明先生與李昂小姐應邀到金門,與地方藝文界就進行一場「小說裡外生活情境」的對話與交流。


安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位於翟山對面的青山排戰鬥射擊場.金東有內洋排戰鬥射擊場.金西就位於此地.當過步兵下基地.這是測驗的項目之一.測驗時完全是實彈射擊.沿路攻上山頭.兩側各有機槍掩護.靶位也都是升降靶.打起來很刺激也很危險.嚴格要求槍枝一定要朝上..因為本人服役269師步五營時下基地就是打排戰鬥.所以有深刻體驗..


目前還遺留的場地編號.國軍目前好像已不打排戰鬥了?


射擊場使用的安全規定.由於危險性頗高.安全一定會特別要求..實彈射擊狀況很多.又沿路上攻.槍枝一定要嚴格規範.而且又有機槍射擊.跑位也不可出錯..


安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轉貼2012/10/25青年日報: 「愛國漁民」洪根福 27日烈嶼公祭     記者王勇智/臺北報導


愛國漁民洪根福在五十三年前,成功協助海軍軍艦避免觸礁的危機,但因而身負重傷,其愛國敬軍的行為,除受到當時國人的推崇外,更受到時任國防部長蔣經國的肯定。洪根福於本(十)月十六日過世,享年八十八歲,並將於二十七日在金門縣烈嶼鄉青岐四十一之二號實施公祭。


民國四十八年二月六日,洪根福當時正架著一條小漁船,在濃霧中迷漫的海上作業,忽然發現一艘海軍三○一運補兵艦,正航行在一片暗礁密布的海面上,並隨時都有觸礁危機;當時他奮勇前往,經辨認為滿載物資的我方軍艦後,由於其強烈的愛國心驅使,立即和艦上人員取得連絡,願冒險在前方擔任導航的工作。


由於海上的霧越聚越濃,十公尺外就不見物,洪根福為了和軍艦保持確實的聯繫,因而把自己的漁船盡量靠近艦身;當時海上以及軍艦前進所產生的巨浪,洪根福所駕駛的小船,隨時都可能被捲入海底,但洪根福憑藉著多年的海上經驗,機敏而沉著的引領而行,經過六個多小時的謹慎摸索,終於將軍艦引導入料羅港。


安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轉貼2012/10/25金門日報: 無悔的抉擇──寫在《將軍與蓬萊米》出版之前   作者陳長慶

 

 

今年八月下旬,《中國時報》資深記者李金生先生,由《青年日報》記者楊威廉先生陪同蒞臨新市里,針對「金門特約茶室」議題專訪於我。訪問稿並分別於九月九日及十七日,在《中國時報·都會新聞版》以全版之篇幅刊出。坦白說,這段「過去」的歷史能蒙受《中時》的青睞,並由資深記者李金生先生執筆作深度報導,復又在全國性的版面刊出,身為當年業務承辦人,以及《金門特約茶室》乙書的作者,的確與有榮焉。然而,當我看到〈為了蓬萊米少將惡整少校〉這個斗大而聳動的標題時,將軍那副色迷迷的嘴臉,隨即浮現在我腦海裡,讓我原本平靜的心湖,猶如波濤洶湧的大海,內心的激昂不言可喻。這段報導除了根據我的口述外,亦參考拙著《金門特約茶室》書中的附錄─〈沉迷侍應生美色的某將軍〉,也就是〈將軍與蓬萊米〉的濃縮版書寫而成。

 

不可否認地,〈將軍與蓬萊米〉是我一篇極其重要的短篇小說,但在結集成書時並沒有把它歸類好,以致不能凸顯這篇作品的時空背景與既有價值。即使多年後的此時,每當想起這件事,仍然讓我感到懊悔,甚至經常地思索要如何來彌補這樁憾事。於是經過再三地考慮和斟酌,我決定以它為書名,把爾時將軍醜陋的面目與德性,原原本本地呈現在鄉親與讀者們的面前,讓他們重新看看軍管時期,某些高官不欲人知的醜行醜態。並同時把之前兩篇以特約茶室為背景的作品〈再見海南島 海南島再見〉與〈老毛〉,另加上一篇以白色恐怖為題材的近作〈人民公共客車〉,讓它們聚集在一起,成為一本單獨的小說集。縱令它們發表的時間前後相隔十餘年,但能把它們做一個妥善的歸類,對一位正與時間競走的筆耕者來說,其紀念意義遠勝實質價值。

安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階段: 四門齊放射擊.這是最震撼的時候.近距離感受火砲的威攝力.令人印象深刻..去年六月也曾親身感受.不過是在較遠處.但是讓我覺得有機會一定要來看看.這是去年金防部聯訓操演.當時拍的非常不好.不過震撼依舊!

 

155加砲一.二.三.四砲四門齊放連拍畫面.剛好抓到.大地為之震動.

 



 

文章標籤

安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金門防衛指揮部於101年10月17日於溪邊.后湖.尚義等三地舉行火砲實彈演練.計有溪邊240砲兩門各發射一發.后湖還有8門105榴砲.4門8吋榴砲與12門155加農砲各發射三發.尚義海堤23據點120砲8門.共計五類三十四門火砲實彈射擊..

 

圖為后湖陣地的155加砲及八吋榴砲..

 

 

后湖海堤的105榴砲8門..

 

文章標籤

安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轉貼2012/10/15金門日報網站: 金防部火砲操演10/17登場              記者翁碧蓮/綜合報導

 

金門防衛司令部將在本月17日、18日清晨進行的火砲射擊演習,將動員射程遠達23公里、有「巨砲」之稱的240榴彈砲,實施實彈射擊操演。這也將是金防部近5年來首度進行實彈射擊。由於240砲射程遠,金防部將動員海巡艦艇管制靶區海域,同時已公告籲請鄰近居民及海上作業船隻勿闖警戒區。

 

圖為溪邊三砲陣地.也就是240砲過年會開放的陣地..

 

安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同前一篇這些珍貴影像是由王愛華將軍三公子王建先生所提供.照片版權完全屬於王建先生..根據王先生所附述.這些相片是民國七十七年(1988)金門八二三砲戰三十周年紀念國防部邀請當時有功人員訪問金門.參訪人員中以我父親官階最高..


1988年金門八二三砲戰30週年記念參訪紀念..補充:以下兩張攝於鵲山圓環八二三戰役紀念碑前.以前名為八二三戰役勝利十五周年紀念碑.後改為八二三戰役勝利紀念碑 ..



安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同前一篇這些珍貴影像是由王愛華將軍三公子王建先生所提供.照片版權完全屬於王建先生..根據王先生所述這是民國五十三年(1964)雙十國慶閱兵大典是三軍副總指揮官兼陸軍指揮官.指揮官是郝柏村將軍. (郝柏村是第三軍軍長/我父親是第三軍副軍長)..


1964國慶預校-1..可看見是當時陸軍總司令劉安祺上將擔任預校.王將軍則在其左手邊..


 1964國慶預校-2


安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這些珍貴影像是由王愛華將軍三公子王建先生所提供.照片版權完全屬於王建先生..王愛華將軍曾率部隊(陸軍第九十三師)駐防金門.當時局勢緊張.砲戰連連.駐軍於防衛之餘又建設許多民生設施.尤以將軍之名為名的愛華國小最能代表..感謝王先生提供影像緬懷先人.當時九十三師駐防金西地區.師部在頂堡附近又名''鎮西''.是當時司令官劉安祺所命名..以下根據王先生所提供文字敘述再加以補充!


欲詳知王愛華將軍軍旅生涯請參閱-王愛華將軍簡歷 .感謝劉鼎漢將軍紀念館編寫..


1961年父親與蔣公合照 -左起王將軍.陸軍總司令劉安祺上將.蔣公.金防部司令官王多年中將.最後一位應該是93師軍官..

安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