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ct 30 Tue 2012 12:11
仁義金剛堡
- Oct 28 Sun 2012 10:13
不可逆轉的一頁──寫在「憶往情深」出版之前
轉貼2012/10/28金門日報網站副刊文學: 不可逆轉的一頁──寫在「憶往情深」出版之前 作者林怡種
歷史不能重演,幸好,人的腦海記憶影像,可以倒帶重播。
幾年前,有一次名作家黃春明先生與李昂小姐應邀到金門,與地方藝文界就進行一場「小說裡外生活情境」的對話與交流。
- Oct 26 Fri 2012 10:20
青山排戰鬥射擊場
位於翟山對面的青山排戰鬥射擊場.金東有內洋排戰鬥射擊場.金西就位於此地.當過步兵下基地.這是測驗的項目之一.測驗時完全是實彈射擊.沿路攻上山頭.兩側各有機槍掩護.靶位也都是升降靶.打起來很刺激也很危險.嚴格要求槍枝一定要朝上..因為本人服役269師步五營時下基地就是打排戰鬥.所以有深刻體驗..
目前還遺留的場地編號.國軍目前好像已不打排戰鬥了?
射擊場使用的安全規定.由於危險性頗高.安全一定會特別要求..實彈射擊狀況很多.又沿路上攻.槍枝一定要嚴格規範.而且又有機槍射擊.跑位也不可出錯..
- Oct 25 Thu 2012 13:22
「愛國漁民」洪根福 27日烈嶼公祭
轉貼2012/10/25青年日報: 「愛國漁民」洪根福 27日烈嶼公祭 記者王勇智/臺北報導
愛國漁民洪根福在五十三年前,成功協助海軍軍艦避免觸礁的危機,但因而身負重傷,其愛國敬軍的行為,除受到當時國人的推崇外,更受到時任國防部長蔣經國的肯定。洪根福於本(十)月十六日過世,享年八十八歲,並將於二十七日在金門縣烈嶼鄉青岐四十一之二號實施公祭。
民國四十八年二月六日,洪根福當時正架著一條小漁船,在濃霧中迷漫的海上作業,忽然發現一艘海軍三○一運補兵艦,正航行在一片暗礁密布的海面上,並隨時都有觸礁危機;當時他奮勇前往,經辨認為滿載物資的我方軍艦後,由於其強烈的愛國心驅使,立即和艦上人員取得連絡,願冒險在前方擔任導航的工作。
由於海上的霧越聚越濃,十公尺外就不見物,洪根福為了和軍艦保持確實的聯繫,因而把自己的漁船盡量靠近艦身;當時海上以及軍艦前進所產生的巨浪,洪根福所駕駛的小船,隨時都可能被捲入海底,但洪根福憑藉著多年的海上經驗,機敏而沉著的引領而行,經過六個多小時的謹慎摸索,終於將軍艦引導入料羅港。
- Oct 25 Thu 2012 08:25
無悔的抉擇──寫在《將軍與蓬萊米》出版之前
轉貼2012/10/25金門日報: 無悔的抉擇──寫在《將軍與蓬萊米》出版之前 作者陳長慶
今年八月下旬,《中國時報》資深記者李金生先生,由《青年日報》記者楊威廉先生陪同蒞臨新市里,針對「金門特約茶室」議題專訪於我。訪問稿並分別於九月九日及十七日,在《中國時報·都會新聞版》以全版之篇幅刊出。坦白說,這段「過去」的歷史能蒙受《中時》的青睞,並由資深記者李金生先生執筆作深度報導,復又在全國性的版面刊出,身為當年業務承辦人,以及《金門特約茶室》乙書的作者,的確與有榮焉。然而,當我看到〈為了蓬萊米少將惡整少校〉這個斗大而聳動的標題時,將軍那副色迷迷的嘴臉,隨即浮現在我腦海裡,讓我原本平靜的心湖,猶如波濤洶湧的大海,內心的激昂不言可喻。這段報導除了根據我的口述外,亦參考拙著《金門特約茶室》書中的附錄─〈沉迷侍應生美色的某將軍〉,也就是〈將軍與蓬萊米〉的濃縮版書寫而成。
不可否認地,〈將軍與蓬萊米〉是我一篇極其重要的短篇小說,但在結集成書時並沒有把它歸類好,以致不能凸顯這篇作品的時空背景與既有價值。即使多年後的此時,每當想起這件事,仍然讓我感到懊悔,甚至經常地思索要如何來彌補這樁憾事。於是經過再三地考慮和斟酌,我決定以它為書名,把爾時將軍醜陋的面目與德性,原原本本地呈現在鄉親與讀者們的面前,讓他們重新看看軍管時期,某些高官不欲人知的醜行醜態。並同時把之前兩篇以特約茶室為背景的作品〈再見海南島 海南島再見〉與〈老毛〉,另加上一篇以白色恐怖為題材的近作〈人民公共客車〉,讓它們聚集在一起,成為一本單獨的小說集。縱令它們發表的時間前後相隔十餘年,但能把它們做一個妥善的歸類,對一位正與時間競走的筆耕者來說,其紀念意義遠勝實質價值。
- Oct 21 Sun 2012 13:44
101年度金防部聯信操演(二)
- Oct 21 Sun 2012 12:57
101年度金防部聯信操演(一)
金門防衛指揮部於101年10月17日於溪邊.后湖.尚義等三地舉行火砲實彈演練.計有溪邊240砲兩門各發射一發.后湖還有8門105榴砲.4門8吋榴砲與12門155加農砲各發射三發.尚義海堤23據點120砲8門.共計五類三十四門火砲實彈射擊..
圖為后湖陣地的155加砲及八吋榴砲..
后湖海堤的105榴砲8門..
- Oct 15 Mon 2012 08:58
金防部火砲操演10/17登場
- Oct 14 Sun 2012 11:24
民國七十七年金門八二三砲戰三十周年紀念國防部邀請當時有功人員訪問金門
同前一篇這些珍貴影像是由王愛華將軍三公子王建先生所提供.照片版權完全屬於王建先生..根據王先生所附述.這些相片是民國七十七年(1988)金門八二三砲戰三十周年紀念國防部邀請當時有功人員訪問金門.參訪人員中以我父親官階最高..
1988年金門八二三砲戰30週年記念參訪紀念..補充:以下兩張攝於鵲山圓環八二三戰役紀念碑前.以前名為八二三戰役勝利十五周年紀念碑.後改為八二三戰役勝利紀念碑 ..
- Oct 14 Sun 2012 10:59
民國五十三年雙十國慶閱兵大典王將軍是三軍副總指揮官兼陸軍指揮官
同前一篇這些珍貴影像是由王愛華將軍三公子王建先生所提供.照片版權完全屬於王建先生..根據王先生所述這是民國五十三年(1964)雙十國慶閱兵大典是三軍副總指揮官兼陸軍指揮官.指揮官是郝柏村將軍. (郝柏村是第三軍軍長/我父親是第三軍副軍長)..
1964國慶預校-1..可看見是當時陸軍總司令劉安祺上將擔任預校.王將軍則在其左手邊..
1964國慶預校-2
- Oct 14 Sun 2012 10:21
民國五十一年第九十三師師長王愛華少將駐訪金門時的有關照片